四合院:进入外交部,我大杀四方
这么多年了,赵繁早就习惯被人寄予厚望,这倒不是别人坑他,只是有些事需要重量级别的人开口。
不过直接说选择利益影响不好,于是他换了一个说辞。
“这次对峙虽然没有动用导弹,可其他的投入资源却不比二战少,算是有效控制范围。”
言下之意就是购买苏联能源,算是不扩大战争,这何尝又不算是一种和平。
大家再次佩服赵繁的敏捷,二选一的局面都能化解,可谁也不能反驳他这种说法。
社会主义路线就是争取和平发展,国内加大苏联的能源订单,确实给予了维持战争继续下去的基础,同事也控制了战争的范围。
目前这个局面是比较利于除了美国和苏联各国发展的局面,要是苏联败了,下一轮对峙,还不知道要陷进去多少国家。
“只是这个订单要下多少,总不能由苏联决定。”
“这也不能像之前一样,根据两边实力来确定。”
如今是苏联对峙欧美和华夏,涉及这么多国家,不可能算出具体双方的实力。
不过这也难不倒赵繁,特别是他还任职计划委员会。
他建议道:“根据国内的需求下单吧,即便是欧盟那边有异议,意见不会太大。”
自从和苏联签订工业品结算协议,国内就起到了能源加工中转站的作用,进口过来的原油,其中一部分就是出口欧盟。
便宜的能源,欧盟那边的缺口还很大,国内的工业正在蓬勃发展,缺口也不少。
局势和之前一样,涉及国际局势,只要欧盟和华夏统一战线,那国内就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在场的人也都明白赵繁的意思,好笑之余也佩服,随即就有人建议是否给欧盟透露一点消息。
陈宏立刻就决定道:“自然要透露,最好把我们的意图也说一些,我们不想苏联那么倒下去,欧盟更不想。”
虽然美国不会直接对付欧盟,可万一呢,他们可没有华夏的军事实力。
可不是只有华夏恐惧火力不足,欧盟更是担心,只是他们即便害怕,也没有毅力解决问题。
欧盟那边收到消息,确实没有反对,只是提出要华夏加大对欧盟的能源出口。
美国那边知道这件事也没有反对,这就让大家很奇怪,别说是他们的战略布局了,就是现在这个形势,他们会同意的可能性也不大。
苏联对阿富汗的期望是占领,然后在那里建军师基地,美国是想在那里控制贸易管控,只需要亲美派上台即可。
如今那里正在打仗,美国的战略意图还是达不成的,毕竟这里也不算他们的控制范围。
随即赵繁就猜测,是不是美国内部的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,然后他就让驻欧盟的工作人员,调查欧美之间的贸易往来。
还没等到反馈,英国就来了交涉函,内容和欧盟发过来的差不多,也是想单独增加能源进口。
赵繁一看就笑了:“和苏联打着仗,私下却没人接的资源,看来美国也不想这场战争很快结束。”
这件事肯定是美国背后推动,说不定他们也想要苏联的廉价能源。
陈宏既了解战争也深谙政治,他立刻就疑惑的问道:“可这对我们非常有利,美国怎么可能同意啊?”
华夏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出口,其中就赚到了差价,虽然也加入阿富汗战争,可又不是主力,消耗并不大。
美国虽然投入的没有苏联大,却是这次联军的主力,又一贯防备华夏,现在却默认这件事,真的有点反常。
国内以前吃过太多这些白人的亏,由不得陈宏不多想。
赵繁思考了一下,给出了一点自己的猜想:“只怕是想离间我们和欧盟的关系。”
自从赵繁去驻守法国后,华夏在国际上的战略,一直都很是顺利,根本原因就是他推动了欧盟成立,又用利益绑定两边的战略。
如今不少人都很清楚,只要两边的联盟不解体,华夏的国际地位只能是稳步上升。
美国肯定也清楚这一点,这是想办法解决问题,看来不仅华夏担心阿富汗战争结束之后的局势,人家也是会未雨绸缪的。
陈宏听完这番分析,脸色不由的难看起来,别看欧盟和华夏如今合作的不错,可他们跟美国的关系更好。
欧洲这些国家的骨头都很软,稍微吓一吓就怕了,或者给点蝇头小利也很快就倒戈。
美国估计是想双管齐下,先让欧盟知道华夏强大起来后不会和他们联盟,到时候再许以利益。
陈宏嗤笑了一声,评价道:“很有可能,毕竟他们都是白种人。”
欧美国家都有种族歧视,如今华夏的国际地位有所提升,可黄种人却还没有多少优待。
这件事要开会想对策,可能要邀请其他部门,今天赵繁只是按例来听取最新情报。
周一计划委员会那边开会,赵繁让大家做未来的产品规划。
之前做的是工业的规划,这是产品规划的基础,比如21世纪,大家提起华夏总是说大型基建项目,高铁,太阳能,电动汽车。
既然知道成功路子往哪方面走,赵繁要往那个方向推动,特别是这两年工业升级之后,基础框架也有了雏形,自然要开始发力。
可知道的人只有他一个,别人又没有未来的见识,听到他这么说,众人都一头雾水。
徐丰习惯性第一个发言,他试探性的问道:“主任是想制定哪方面的产品?计算机吗?”
赵繁提示道:“计算机里面也有很多细分,显示器可以延伸到电视机,显卡和内存也有相应的方向。”
随即又提了造船,毕竟这个世界已经开始进入了航海运输时代,而华夏以后在造船行业是全球第一。
其他的行业也提了,基本都是关键性产业,能在未来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的。
会议室里的人听到赵繁的话,都有点傻眼,这是要抢欧和美日韩的饭碗。
可随即一想,这也不是属于他们的,大家凭实力就是了,而且赵繁说的也有道理,华夏这么大的国家,进口别人的设备和技术,总是受制于人。
现在实力不强都会要被防备,以后国力生产总值上来,别人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卡脖子。
随即张学文就为难的说道:“扶持这么多产业,资源能申请下来吗?”
特别是阿富汗战争还没个定论。